读懂建筑业的无字书④
――中国“精益建造”住宅领域应用第一人黄才良和他的工匠精神
来源:中国建设报 2016-11-29
质量强国: 无需扬鞭自奋蹄
BIM技术应用攻坚战首战告捷后的黄才良,照说应该感到十分高兴。然而,实际情况却是他患上了严重的心病。一向视工程质量如命根子的他,对于自己亲自操盘的项目是一百二十个放心,但毕竟自己已是年近六旬的人了,还能干多少年?而自己数十年累积的施工工艺工法和经验谁能传承?即便身边有不错的弟子能领悟部分,又如何保障他们在传授中不走样?尽管之前在走规范化、标准化道路方面,已小有所成,但那毕竟只是表层、浅层和局部的尝试,并非全过程全周期实践。工程质量建设,“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丝毫也大意不得。
尽管这些年国家也开始大力提倡工程质量建设,下发的文件更是层出不穷。在2011年元月召开的“全国质检工作会议”上更是首次明确提出“质量强国”战略。当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代表、委员们更是全力聚焦“质量强国”,建言献策,已然形成一种社会共识。2012年2月6日国务院印发的《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建设工程质量水平全面提升,国家重点工程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人民群众对工程质量满意度显著提高”、“人民群众对工程质量(尤其住宅质量)满意度明显提高,建设工程质量投诉率逐年下降”、“在建筑、交通基础设施、清洁能源和新能源等重要工程领域拥有一批核心技术,节能、环保、安全、信息技术含量显著增加。建筑工程节能效率和工业化建造比重不断提高。绿色建筑发展迅速,住宅性能改善明显”、《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更是提出“全面落实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和工程监理单位五方主体质量安全责任健全工程质量安全保证体系,推进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全面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等一系列要求。然而,如何才能把这些政策落实到实处?
《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中也指出了道路――加快企业质量技术创新。把技术创新作为企业提高质量的抓手,切实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注重创新成果的标准化和专利化,扭转重制造轻研发、重引进轻消化、重模仿轻创新的状况。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改善品种质量,提升产品档次和服务水平,研究开发具有核心竞争力、高附加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产品和服务。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工程中心、产业化基地,努力培育集研发、设计、制造和系统集成于一体的创新型企业。《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则提出健全市场决定工程造价机制:加快完善工程造价法规制度,全面梳理现有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和计价依据,逐步统一各行业各地区的工程计价规则,以工程量清单为核心,构建科学合理的工程计价依据体系,统一工程定额编制规则,提高工程定额编制的科学性,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及时准确反映工程造价构成要素的市场变化建立全寿命周期的成本控制制度,加快编制建筑产业现代化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等方面的工程定额构建多元化的工程造价信息服务方式,明确政府提供的工程造价信息服务清单,鼓励社会力量开展工程造价信息服务建立国家工程造价数据库,开展工程造价数据积累建立工程造价与招投标合同管理相协调的管理制度,严格实施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完善建设工程价款结算办法,转变结算方式,推行过程结算,简化竣工结算推行工程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更加注重工程项目前期和设计阶段的造价确定。
上述政策的制订,无疑有利于建筑业标准化建设。但若缺乏切实可行的技术路线,照样只能是束之高阁的摆设。尤其是建筑业一直执行的合理低价中标政策,因缺乏标准导致建筑企业自身没有计价体系,没有形成完整的企业定额和计价标准,一般都是参照国家其他的计价标准去估价,报价下浮15%或20%后,到底能不能赚钱,企业自身都没底,全靠经验。这样的状况,直接造成了项目建设资金没有“合理”,只有“低价”。粗制滥造、高估冒算等恶性竞争行为,已成为行业常态,长此以往,只能让“质量强国”战略成为一句空话。而黄才良一直坚持的单一项目算价,不像其它企业是所有承接工程笼统算价,哪个工程具体赚多少钱没有概念。
八分公司的定额,一直都在黄才良的脑中。他在接工程时,心里是有底的。只要控制好进度、保障质量,与建设方合作时的主动权就会掌握在他自己手中。正因如此,在承接南京虹桥新城市广场工程时,在别人已经拖延了两个月工期的情况下,他依然敢接盘。后来的月星环球商业中心项目,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二期36万平方米,建设方没有给图纸就让企业先报价。尽管接手这样的项目需要耗费更多的精力和心神,但他却总能做到“一切尽在掌握”,总能按时交付高品质的产品,赢得建设方的点赞和同行钦佩的目光。
只图短期利益,这是我国建筑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普遍存在的现象。然而,“傻人”黄才良却明显地不合群,一门心思琢磨着为行业的规范化发展尽一份心力,大搞企业文化建设之余,还打起了标准的主意。在他看来,如果有一套严格的制度和标准,实现像工厂化生产一样实施现场施工管理的同时,企业还会掌握合理的计价依据,据此制订出合理的企业定额,政府监管和考核验收也有了根据,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建设就有了更有力的保障。
其实早在2008年,黄才良重回常州建筑市场时,就萌生了这样的想法,把自己的经验、技术形成标准固化下来,让年轻人去复制,让老员工有一个安稳的家。当时的香缇湾花园项目虽然并不赚钱,但是场地比较适合布置。黄才良对此前的成功经验和模式进行了一次系统总结,借鉴其它行业先进的管理经验,进行梳理、策划。香缇湾花园项目工程结束后,八分公司的品牌效应与日俱增,付款基本已经达到90%以上,这在行业里实属罕见。而且,仅2010年一年,黄才良就推掉了20万平方米的工程,只因对方开出的条件是付款85%、报价下浮15%。尽管这样的条件在当时已经达到常州市场的较好水平,但离黄才良的目标仍有差距。何况,黄才良素来坚持只做精品,他始终认为“创新打造精品,精益求精,就是最好的品牌建设”。
2013年,黄才良承接的新乐花园项目开工,作为常州市的重点民心工程,当地主管部门提出了“双创”(创“江苏省文明工地”、创“江苏省优质工程奖(扬子杯)”)要求,而黄才良则更进一步要求“从工程优良转向过程精品”,提出了要学习打造鲁班奖精品工程的精髓,尤其是学习精品策划和施工管理的过程,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创优管理水平,总结和掌握可以复制的创优流程,为用户交付更多的放心房、满意房。为此,2013年11月,他亲自带领了一个13人的团队,前往西安江都建设取经,还邀请创建鲁班奖的专家亲临项目指导工作、培训讲课。通过学习“鲁班奖”精髓及实施方法,新乐花园在质量创优方面的创新特色,引起了业界的高度关注和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2015年10月27日,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特意在该项目施工现场召开了全省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暨创精品工程现场观摩会。
有了新乐花园项目的成功探索,黄才良开始将目光锁定在抓施工流程和标准化建设方面。他的初衷很简单,就是待这些流程和标准完善后,管理人员就可以只认流程不认老板。这样一来,具备一定理论功底的大学生毕业后进入公司工作,很快便能融入到企业文化中,按照标准流程做事,迅速成长为打造精品的后备人才。在工作中学习、学习中工作,让公司成为名符其实的企业大学。同时用科学的绩效考核办法,培育人才并全面激发他们的潜能,树立公司比学赶超的风气。坚持“用文化引领,让标准说话”的企业核心理念,唯如此,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才可能得到继承和发扬。
创新无止境。2015年年初,黄才良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精神要求,结合“互联网+”模式,进一步探索含项目OA、进度计划等系统在内的协作平台、BIM技术在施工建造过程中等深层次的应用、“云+端”模式等技术手段,创新地提出了6项智慧和6个“零”(质量智慧――零质量缺陷、安全智慧――零安全事故、进度智慧――零进度障碍、过程智慧――零交接窝工、现场智慧――零现场堆放、协同智慧――零距离沟通)理论,用智慧管理全程指导项目建设。
不过,世事无常,光有美好的想法还远远不够。尽管黄才良近年已经开始朝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方向努力,也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但离他理想中的“流水线作业”和“工厂化施工”目标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如何才能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施工标准?在这些年的对外交流合作中,黄才良陆续接触并了解到了当前发达国家在建筑业方面的发展情况。比如此前对“5S现场管理法”和BIM技术的引进、提升,就充分借鉴了国际上的先进经验。然而,找到先进办法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将自己数十年的经验完整地同国际先进办法合二为一,唯如此,才具备推广应用的价值。在黄才良看来,再先进的办法,如果不能结合我国国情解决因地制宜的问题,都只是摆设。
精益建造:孵化“标准+互联网”
2016年4月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标准“+”、流通“+”、医改“+”3个议题中,排在第一位的便是标准“+”。关于标准的重要意义,业界早有定论: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坚持标准引领,不仅是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更是实施质量强国战略的必经之路。据悉,目前国际标准90%以上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中国占比仅1%。李克强总理对此指出:推动中国经济迈向中高端,提供产品和服务标准是关键。对于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时期的中国建筑业,更是如此。黄才良对此早就深有体会,这也正是当他提及国务院本次常务会上提出三个“标准‘+’”时,一再强调“别的行业可以是‘互联网+标准’,惟独建筑业,必须是‘标准+互联网’”的重要原因。
在无现成经验模式可供借鉴的情况下,要制订建筑业的企业标准,惟有向国际先进发达国家取经。其实早在BIM技术的引入和应用过程中,黄才良就对源于精益生产理论的精益建造十分关注,尤其是精益建造在安全生产、绿色施工、工艺流程标准化、工程质量保障、节能减排等方面的突出表现。但他也深知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发达国家为数不多的几家公司在推广应用。难度在于精益建造作为一种施工现场的管理方式,对于最终的结果,完全取决于施工标准的科学合理性和操控者的执行水平。正因施工标准的缺失,才导致近年来国内并无精益建造方面的成功案例可寻,仅仅停留在少数学者研究的理论层面。因标准建立的复杂性和难度,除了庞大的资金投入,还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很少有企业愿意放弃丰厚的利润不要,而去干费力不讨好的“傻事”。对一般人而言,标准的建立是行业和政府主管部门该干的事情。因此,近年即便有个别企业尝试引进精益建造,也只是局部碎片化地“浅尝即止”,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和模式。
黄才良对于自己的技术水平和实力深具信心,他坚信,倘若将自己数十年的现场施工经验和技术同这套方法相结合,一定能产生巨大的能效,能将这一先进模式引进中国,从根上改变粗放式的建筑业发展方式,实现让三流水平的员工也能干出一流质量工程的愿望,从而将质量强国落到实处。每念及此,他的心头总会升腾起一股跃跃欲试的激情。但如何才能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完整地同这套技术手段和管理方式相融合?在他看来,最起码需要解决四大难题:有人能将自己45年的现场施工经验清晰地提炼出来,用文字精准地表达;将提炼出来的经验,转化为系统性的信息技术语言,并据此建立对应的数据模块;对模块进行现场校验,成功后予以固化;可供实验的项目。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甭提四大难题一起攻克,即便是其中的任何一个难题,都足以令黄才良的梦想落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关键时刻,黄才良多年来始终坚守“盖房人想着住房人”的信念打造放心房、良心房的行为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开始显现,陆续有建设方同黄才良接触,洽谈标准化施工样板项目,但到最后,大都因他对项目工程质量的超高要求而有所犹豫。直到2013年底,黄才良的老客户九洲花园建设方了解到他想做住宅标准化施工流程的心愿后,主动提出把该项目第三期作为试验样板并全力支持。对黄才良而言,这无疑是个天大的好消息。不过,“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同以往一样,黄才良并不贪大求全,他只从第三期项目中选取了一栋作为实验楼,而且特意选取了其中惟一的一栋安置房项目。因为,他要让最需要住房的老百姓住上最高品质的房子。
有了实验项目,等于有了构筑“精益建造”中国梦的基石。接下来最重要的,便是找到能同自己“心有灵犀”的专业软件技术开发团队,精准提炼出自己脑海里的经验和技术,结合现场施工流程转化为技术语言,边施工边校验,便可以让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项目交付和管理模式――“精益建造”在中国彻底落地了。想到此处,心潮澎湃的黄才良立即展开了同国内知名建筑软件公司洽谈的行动。经过多方考察,最终从上市软件公司中选择了一家展开合作。一听黄才良的宏伟计划,对方也是激动万分。之前一直苦于找不到具备此种综合能力和远见的工匠和落地项目,才迟迟没有展开针对这一国内施工领域空白的填补行动,如今有了黄才良的加盟,无疑是“万事俱备,东风已至”,立马派出了实力超强的专业团队,前往常州同黄才良汇合,听他调遣。
照常理,有了落地项目和技术力量的支持,又具备数十年精益求精的施工经验,在一般人看来,将其应用到互联网技术上并不是什么难事,剩下的经验提炼和模块校验固化应该是迎刃而解的事情。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要把黄才良脑海中累积了45年的施工经验转换为工艺流程的信息模块,才是最难的一关。掌握技术语言的人员,理解现场施工的理论并不难,难的是对于具体施工流程的认知,尤其是其中涉及实际操作的部分。即便通过黄才良的耐心讲解,能理解其中的原理,但要将他脑海中的经验按层级按工序分解为不同的模块,又是另一道关卡。比如分项及工序拆分,一次结构中测量放线、电渣压力焊、墙体钢筋绑扎、墙模板拼装到位等就超过13项。二次结构中楼层整理、填充墙体放线、出楼层电管接长等超过23项。内墙抹灰中基层处理、挂钢丝网、墙面毛化处理等超过17项。外墙抹灰及保温中外墙抹灰放线、外墙灰饼、护角等超过18项。接下来是更具体更详尽的单个工序拆分,比如一次结构中的测量放线,操作分解又细化到了放线准备、放主轴线、放墙身线、放控制线、放门窗洞口位置线、弹外墙大角、外墙竖向控制线、检查验收等。光施工前期的模块数量就超过了1500个,加上后期的水电部分还需要增加至少3000个模块。
拆分工序虽然繁杂耗时,但技术难度并不大。接下来是将这些模块利用BIM等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进行优化,形成一套完整的流程和技术体系,再按照优化后的技术体系按流程施工。这些还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对每个施工流程和环节进行校验,只有达到黄才良认可的标准后,才算完成了一道工序。然后将该工序作为一个标准模块固化下来,并据此测算出该道工序的定额。只有测定出工序定额,才可能为末位计划的实施提供精准的资源匹配,为工序模块化的管理模式奠定基础,为阶段性核算与结算提供依据,为企业定额的编制提供依据。要完成数千个如此复杂的工序模块,其难度可想而知。
黄才良脑海中想到了什么,技术人员就得用技术的手段将他脑海中的虚拟图形固化下来,通过现场施工去不断校验调整,直到二者合二为一,才算真正实现了“让标准说话”,从而助推“标准+互联网”架构下的“精益建造”落地。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黄才良同技术研发人员夜以继日的努力,总算有了收获。截至日前,58号楼的内墙涂料粉刷和地面批浆环节已接近尾声,离项目交付已为时不远。统计数据显示,该项目精确完成事先制订的效率目标:实际施工工期比传统施工方法缩短了98天,缩短比率为19.3%。作业人员数量减少20.6%,降低劳动力成本在施工总成本中所占比重为7.2%。而且,这还是在反复验证“1.0”版本拆分的1255个模块的情况下。黄才良呕心沥血主导的建筑业“标准+互联网”孵化工程,算是成功完结。至此,“精益建造”才良模式不仅圆满完成了整个建造施工环节的模块拆分和校验,实现了“六个零”的精益管理预期目标,而且通过高薪引进在日本具备数十年精益建造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在施工图深化、技术深化、住宅工程工艺标准编制、网络计划编制等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58号楼原本只有101张施工图,但在黄才良团队精益求精的努力下,截至目前,深化的施工图多达1023张。形成了多达24本的1.0版的《住宅工艺标准》,按穿插法施工管理标准编制的《住宅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标准》网络计划共1587项活动,全长28米,涵盖工程临时设施施工到竣工验收环节,将整个施工周期细化到0.5天,成功实现了该模式从“1.0”版本向“2.0”版本的品质提升。
与此同时,随着内蒙古才良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的正式成立和内蒙古巨华集团大华建筑安装有限公司承建的40余万平方米的紫光园等项目的合作,才良模式正式告别实验阶段,开启了推广应用的旅程。经中国建设报社政策研究中心及时总结提炼并持续动态跟踪报道后,58号楼施工期间,从国家层面到省市层面的建筑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先后都派出了专项调研团队,并充分肯定了黄才良的工匠精神和才良模式对于实现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价值,数十批次上万人次前往项目观摩学习,目前已有江苏、陕西、山西、山东、内蒙古等数十个地区的建筑业及主管部门倡导学习“精益建造”才良模式的举措正在持续展开……黄才良也因此成了中国“精益建造”住宅领域应用第一人。用美国精益建造协会在中国的办事处――中国精益建造技术中心相关研究人员的话来讲,黄才良凭借45年的经验,对房建施工每一个细微环节都具有深入认知,在脑海中勾勒出来的58号楼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与精益建造模式理论十分接近。“加之才良公司对工料机供应商的管控能力及强化项目部现场管理,将该项目实际推动实施,完全可被视为国内房屋建筑领域精益建造模式的最佳实践”。
面对掌声和鲜花,黄才良却比以前更加沉默了。对中国建筑业长达45年的坚持、坚守,他比任何人都深谙创新对于企业持续发展和市场制胜的重要意义。然而,“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培养创新人才队伍,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市场需求有机衔接,争当创新驱动发展先行军”并非易事。这些年,他自掏腰包,把这几年在工程项目上挣得的所有利润全部用于企业创新,但要让才良模式在建筑业得到大面积的应用推广,尤其是同当前国家力推的装配式建筑融合发展,实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号)中制订的“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为重点推进地区,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其他城市为积极推进地区,其余城市为鼓励推进地区,因地制宜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现代木结构等装配式建筑。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同时,逐步完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监管体系,推动形成一批设计、施工、部品部件规模化生产企业,具有现代装配建造水平的工程总承包企业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专业化技能队伍”目标,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在黄才良看来,精益建造对于项目来说是一种交付方式,对于企业管理来说是一种管理模式,对于不同的建筑领域“放之四海而皆准”,只需要针对具体的对象研发出相应的模式,便可以有针对性地加以应用。
关于精益建造的价值,业界专家表达了同黄才良类似的看法:建筑项目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精益建造不是简单的将精益生产的概念应用到建造中,而是根据精益生产的思想,结合建造的特点,对建造过程进行改造,形成功能完整的建造系统。与传统的建筑管理理论相比,精益建造更强调面向建筑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持续的减少和消除浪费,把完全满足客户需求作为终极目标。在制造业、安装工程、装饰装修等细分专业领域会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推广装配式建筑方面,作用巨大,“装配式建筑本身就是精益建造研究的重点领域和方向之一,与惯常的精益建造项目惟一不同之处,在于配件生产和连续性浇筑之间增加了一个人为连接环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