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建筑业的无字书②
――中国“精益建造”住宅领域应用第一人黄才良和他的工匠精神
来源:中国建设报 2016-11-25
急流勇退:回家养牛蛙
按常理,此时的黄才良应该趁胜追击,继续扩大公司规模,承接更多的项目。然而,正风光无限的他,却选择了急流勇退。这一举动,无疑进一步加重了他在同行眼里的“傻气”。
技工学院项目完工后,黄才良和他带领的团队不进反退,开始收缩规模,不再承接新项目。1991年,常州二院项目工程结束后,黄才良把赚到的钱按股份分给了几个合作伙伴,由他们独立承包工程。此举虽然让一个历尽艰辛才打造成功的优秀项目施工团队散伙了,却冒出了更多优秀的施工团队。不仅如此,黄才良还做出了一个令常人大跌眼镜的决定,回家搞起了跟建筑业毫不搭界的养殖业――养牛蛙。这一举动曾令不少业界同行觉得匪夷所思,甚至有人觉得他是不是脑子出了问题,放着大好的前程、大把的利润不要,从头开始去搞自己并不擅长的养殖业,即便搞好了有利可图,但也没法同当时红火的建筑业可比。
时过境迁,如今再次谈及这一决定,黄才良丝毫后悔的意思都没有。识字不多的他,自有他的一套道理,当初之所以做出那样的决定,其中最主要原因有三个:一个是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政策很不稳定,他无法准确地把握建筑业的发展方向。当一个人迷路时,最好的办法不是瞎冲乱撞,而是停下脚步,找准方向,谋定而后动。第二个是闯荡多年,酸甜自知,旁的不说,每天三、四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就非常人能忍受。过度劳累加上饮食好无规律,瘦得只剩皮包骨。类似“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名句,聊以自慰倒也无害,但对于行进中的现实,却是毫无用处。更何况,工地上每天都要面临一大堆问题需要解决,件件都是伤脑筋的事情。所以,尽管团队开始赚钱了,但若不稍加休整调节,只怕是有命挣钱却无福消受。第三个是这些年,天天披星戴月,不是在工地上忙碌,就是在来去工地的路上,根本无暇照顾家人,他也想借此机会予以弥补。抛开利润高低不谈,在家搞养殖,至少可以多陪陪家人。
对朋友同事,黄才良可以拍着胸脯坦言问心无愧,惟独对于家人,他惟有满怀内疚地沉默不语,其间夹杂着太多的辛酸和伤痛。黄才良的父母非常热情好客,在他幼小的记忆里,父亲一赚到钱就会十分大方地分给其他人或是赌钱花掉了。家里一直是母亲当家,日子过得紧巴巴的。14岁那年,外婆来黄才良家住了没几天。一天傍晚,突然说要走,还悄悄地把他拉到一边说:“孩子,我在这也住了好几天了,缸里的米都给我吃掉了,我要回去了。等你家有米了,我再来多住几天。”黄才良至今想起这些话,依然感到锥心蚀骨般疼痛,彻夜以泪洗面。长大后的黄才良,一直对外婆十分孝顺。不过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年事已高的外婆有一次在抱他的孩子时不小心闪了腰,结果一病不起,尽管黄才良找寻到了一根珍贵的红参给老人家调养,但毕竟回天无力,慈祥的外婆勉强支撑了一年,便撒手人寰了。
对黄才良影响最大的家人,恐怕是他的父亲。尽管他的父亲年轻时有些不良嗜好,但待人以诚、重情重义的行事作风,却为他往后的为人处事树立了榜样。在黄才良结婚时,父亲送了他200元钱,又借给他200元,在借钱给他时,素来说话干脆的父亲却反复强调:“这200元是借给你的,将来是要还的。”
当时的黄才良已长大成人,自然深知父亲的这句话意在鞭策其奋进。正是这些循循善诱的教诲,才激发了识字不多的他,决心去读懂自然、社会、世道、人心这些最为神秘深奥的无字书,成就了后来的一番事业,立下了“每天做一件事,每月做一件新事,每年做一件大事,一生做一件有意义的事”的人生信念,正所谓“家贫出孝子,国乱显忠臣”。
尽管黄才良已宣布淡出建筑业去搞养殖业,但“江湖依旧还有他的传说”。因此,慕名找上门来请他出山的客户依然络绎不绝,甚至有人非他不做。机电学校的陈校长便是其中之一,宁可放着工程不开工,也想争取他来操盘。结果为此等了整整一年时间,见黄才良去意已决,才不得不另找他人。
不过,回家搞养殖的黄才良并未彻底同建筑业断了联系,他留下的四支队伍还在继续承揽工程,当他们遇到什么“疑难杂症”时,他这位幕后高参还是会出面指导“开方”,但他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了观察思考行业发展态势方面,不断提升和优化自己的管理理念,正所谓“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这种若即若离的关系,一直持续到了1994年。
二次出山:受命危难际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何况黄才良天生属于“干一行、爱一行”的人,做事用心,加上好人缘,他的牛蛙养殖生意很快便做得风生水起,收益不菲,但他骨子里,还是放不下对建筑业的那份热爱。尽管他识字不多,却时刻关注着国家政策变化,尤其是有关房地产和建筑业方面的消息。无需阅读那些厚重的政策条文,也无需时刻盯着电视屏幕,黄才良自有他的一套读无字书的法门:每次听新闻联播或国家领导人讲话,他都能从海量的信息中迅速捕捉到最有效最核心的几个或几十个字,而且过耳不忘,能将此牢记心头,时时琢磨。如此本领远超成天在资讯里打滚的新闻人,时下的“标题党”只怕更是望尘莫及。
1994年,对中国建筑业而言,很多人还沉浸在按部就班地过着寻常日子,然而,黄才良却从新闻信息中敏锐地捕捉到了决定自己后半生何去何从的“政策因子”,那就是1993 年末颁布、1994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公司法》,标志着国有企业制度按照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目标模式具体化,从而实现国有企业制度的全面创新,从微观层次维护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随后于 1994年起的财政、金融、投资、外汇、外贸等五大配套改革措施的出台,更是坚定了大力发展市场经济方向。而当年的建筑业就业人数已占到全国就业人数的5%左右,超过了3000万人,正是这支建筑业大军,使城乡人均居住面积在1994年就分别达到了7.5平方米、21.8平方米,建筑业每年上缴的税利在国家财政收入中达到了10%~30%的比重。这些政策和数字,意味着建筑业的格局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该出手时就出手,养精蓄锐了三年多时间的黄才良决定重返建筑市场。
黄才良出山了!不过,他的出山方式也很特别。1994年10月,武进建安公司八公司成立,由总公司的一名技术负责人做经理,黄才良只在公司做顾问,主要任务是协助公司管理工作。分公司成立之初,短时间很难承接到像样的项目,一切从零开始,处处捉襟见肘,运维艰难。为此,黄才良不仅自己不拿一分钱工资,有时候还需要倒拿钱给分公司开工,他对此毫无怨言。原本就不属于急功近利之人,何况此时的他心里还有别的盘算,尽管敏感地捕捉到了国家的大政方针,但这些政策要落地,并非一日之功,尤其是到了地方后,还会发生很多未知的变数。因此,他一边当着免费义工,一边继续积累着资源和人脉,等待最佳出手机会。
不过,世事无常,天不遂人愿,黄才良的顾问生涯并没维持多长时间。1997年秋天,挂靠在八分公司名下的开关厂工程出了岔子,承包该工程的老板无法弥补150万元亏空,结果脚底抹油一跑了之。当时的150万元,可是笔名副其实的巨款,作为管理者,当时的八分公司经理难辞其咎,不得不辞职走人。
跑路的跑路,辞职的辞职,亏空高达150万元的烂摊子谁来收拾?从总公司到分公司,人人惟恐避之不及,还有谁会出面?沧海横渡,方显英雄本身。打小就有一副侠义心肠的黄才良在公司领导的劝说下,只好临危受命,接手了八分公司和临近烂尾的开关厂工程。通过采取工序穿插、工法创新、绩效管理等一系列措施,他总算不负众望,不仅保质保量如期完成了开关厂工程,还填补了150万元的亏空,做到了收支基本持平。经此一仗,原本逐渐淡出常州建筑同行视野的黄才良,一夜间又恢复了往昔的声誉,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黄才良对政策的敏锐判断,再次得到印证,改革开放开始在中国大地各行各业持续深入展开,他所在的八分公司也面临转制,实行承包制。不过,他并没有借此独揽公司,只是选择部分参与,分出一部分股份交给了其他合作伙伴。因为在这些年的经营管理中,黄才良悟出了一个真理:“国家放宽政策的背面就是收紧,收紧的背面就是放宽”。当国家政策越宽松时,从业者就越要当心,而当政策收紧时,恰恰是大展拳脚的时机。不跟风,不盲目,“行不去,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务加让三分之功”,至此,黄才良的无字书算是读得渐入佳境。
诚实守信:问题“零容忍”
亲自掌舵的黄才良,除了做好手头的项目外,开始谋划更大的动作。在他看来,好男儿志在四方,窝里斗,远不如到外面的广阔天地去闯荡一番,他的视野早已不再局限在常州本地,开始瞄准外地建筑市场。正因如此,除了第二次出山接手的第一个工程――技工学校项目外,他带领着重新组建的团队开启了“走出去”的步伐。
凭着黄才良多年积累的资源和人脉,很快就承接到了溧阳、南京等地的工程项目,随后一直转战外地市场,直到彻底退出常州本地的建筑市场。事实证明,他的决策十分英明。这期间,他所带领的八分公司业务和盈利开始呈几何倍数增长。
一旦形势大好,便开始贪大求全、盲目扩张,甚至只求数量不求质量。最后的结果,不是因资金链断裂倒闭,就是因产品质量出了问题而被迫关闭,这几乎是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大多数企业的宿命。不过,世事无绝对,八分公司业绩的持续增长,却并没有让黄才良丝毫放松工程质量建设。为保障工程质量,尤其是在一些看似无关紧要却直接决定着产品品质、决定着用户居住舒适度的细节,他的态度十分坚决:零容忍!为此不惜一切代价去创新解决。因此,业内不少人背地里送了他一个绰号――黄大傻。比如针对业界普遍存在的“渗、漏、裂”影响房屋品质的三大顽症,开发商和施工方往往都是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方式,要么蒙混过关,要么勉为其难替业主修修补补了事。然而,黄才良却是个另类,他不仅自掏腰包替开发商做阳台防水,还潜心摸索出了一套以管线碰撞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新工艺,一举解决了渗漏、裂缝等质量通病。而在建造某高层商住楼过程中,按照最初的设计,地下车库的通道采用普通水泥铺设。但黄才良凭着多年的施工经验,深知此类建筑的地下车库车流量大,用普通水泥铺设车道,过不了多久地面便会损坏,于是向开发商提出改用花岗石。但由于更换花岗石会增加成本,开发商坚决不同意。坚持诚信为本的黄才良,过不了自己的良心关,“傻劲”又上来了,硬是自掏腰包改用了花岗石。
同其他行业所不同的是,建筑业的产品质量,不在结果,而在过程。正因如此,再好的工艺工法,若落不到实处,都只是摆设。尽管黄才良没有读过《论语?子路》中“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劝导,但他却懂得作为项目施工带头人,“带头”二字并非停在口头上说说,也不是坐在办公室喝茶聊天,需要身体力行,需要跟工人一起扎堆,一起经历风霜雨雪。为此,除了春节7天长假外,工人们几乎每天都能在工地上看到戴着红色安全帽的黄才良和他忙碌的身影,仔细检查着每一道工序及完工质量。很多时候,要求高到近乎苛刻。有一次,黄才良在检查施工现场时,发现有外墙渗水,当即要求返工,重新浇灌混凝土。但是,这样做的代价太大,大家都极力反对,并一致提出采取较节省的堵漏措施解决问题,但是他坚决不同意,执意要采用进口材料做防水,为此不惜多花费了200多万元。这些年来,凡是黄才良亲手抓的工程项目,基本上都实现了“零投诉”。然而,没有投诉不等于没有问题,不等于真的做到了百分百的好,而且有些小瑕疵,即便业主发现了,一般也不会主动找上门来。为此,黄才良在公司成立了专门的售后服务小组,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质量回访制度,在工程项目交付使用一定时间后,主动对业主进行回访,根据反馈情况想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为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积累技术资料。在他看来,建筑产品质量,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黄才良对于产品问题的“零容忍”,几乎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通过他在2006年干的那件连身边人一时间都难以理解的“大傻事”,便可见一斑。八分公司承建了南京虹桥城市新广场项目,当时正值雷雨多发季节,在浇筑最后一个立柱基时,突遇雷雨。尽管工人们快速组织了基坑排水,但因雨水与混凝土搅和在一起,无法彻底排清,施工人员在技术人员指导下采用挤水法挤出了多余水分,顺利将柱基浇筑完毕,且通过了监理单位工程师的验收。虽然监理单位验收合格了,但黄才良自己这一关却没通过。他产生了一个疑问:雨水浸泡后的柱基,石子和水泥会不会产生离析?他让正在外地负责施工的一位资深技术负责人陈才林赶赴南京查勘现场,得到了“柱基很厚,不会有问题”的肯定答复后,黄才良还是不放心,又特意把常州市质监站的老站长接到施工现场。老站长认真察看了柱基情况后表示:“一般来说没问题。不过我干了几十年质监,这种事还从来没有人问过我,要不去问问东南大学做建筑的专家。”黄才良便遵嘱去东南大学找专家请教。接待他的教授听黄才良介绍了他的担忧后,一时间也拿捏不准,表示“有这可能,最好重做”。
黄才良思前想后,始终不放心,成天为此事忧心忡忡。当时项目部的不少人感到不解,已经通过监理单位验收了,为什么还要返工?何况站长、教授的答案也不肯定。为了求证,黄才良让实验部门对柱基进行钻芯检测,结果发现柱基底部确有轻微的蜂窝结构。他当即决定,必须返工重做。因工程量浩大,他不得不向南京工程兵学院求援,请他们派出专业队伍来做定向爆破。仅此一项,就耗资达数百万元。虽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他的这一行为在业界引起了轰动效应,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
不过,要做到工程质量问题“零容忍”,光靠诚信操守和解决一般通病,还远远不够,还必须有解决问题的拿手绝活儿。读书识字连“枪都打不进去”的黄才良,在建筑施工方面,却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天分,他总能在第一时间洞悉入微并找到解决之道,如有神灵相助一般。
2009年,针对施工过程中上层板筋保护层及现浇板厚控制问题,黄才良觉得这将成为后续建设各方的危机爆发点,也是当时各项目部都不太注意的细节。于是,一向擅长未雨绸缪的他,创新提出了用钢筋吊凳和特制的砼垫块来控制上层板筋的定位以及现浇板的厚度办法。而住宅楼结平钢筋常规设计一般直径为8毫米,在施工中容易被踩扁,修正很难,保护层难以控制,于是他又自制了钢筋网片操作平台,放置在结平板中,作为浇筑工人的脚踏板使用,从而有效解决了板厚及保护层难以控制的难点。试验成功后,黄才良又在2010年组织专门的技术团队,将此创新做法编写成施工工法,梳理了各工种之间配合的管理流程,并制作成模拟施工演示视频,形象地指导工人如何施工交底。此工法受到了各级主管部门的高度认可,迅速在业界得到了大面积的应用推广。
今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强调,加强政务诚信、个人诚信体系和电子商务领域诚信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将建立诚信记录、实施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措施作为诚信建设的主要方面,以重点领域、重点人群为突破口,推动建立各地区各行业个人诚信记录,强化应用,奖惩联动,使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限。而此前于6月27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五次会议更是明确强调“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大格局,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而早在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就对信用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使遵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共同的追求和自觉行动。毫无疑问,这些制度保障将有力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然而,在没有这些制度约束前,诚信,纯属道德范畴,完全取决于个人品性。尽管诚信素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国学教育从未停止,但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利令智昏,还有多少人能在真金白银面前做到言行相符、表里如一?而黄才良因拒绝粗制滥造,仅2010年一年被他婉拒的工程产值就超过6亿元,远远超过了当年公司完成的产值。
不过,物以稀为贵,诚信稀缺的年代,诚信越是无价。黄才良用自己的诚信行动不仅赢得了合作伙伴的信任和赞赏,赢得了社会的认可,还获得了更多主动找上门来的业务。即便是在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冲击下,建筑业一片愁云惨雾之际,黄才良带领的八分公司,依然是一片门庭若市的景象。一冷一热之间,恰恰印证了周恩来总理的那句“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的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在黄才良看来,无论做人做事,首先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才会无愧于这个时代和社会,他始终坚信:“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